学工处举办“护航青春·共筑心桥”高校辅导员心理育人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
2025年4月19日至20日,以“护航青春·共筑心桥”为主题的高校辅导员心理育人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在我校民族活动中心隆重举办。来自全国各地学生工作者以及我校全体辅导员、心理教师和班主任代表线上线下汇聚一堂,共计千余人参与。开班仪式上,我校校纪委委员、学工部部长韩继锋代表学校致欢迎词。本次研修班汇集了知名教师和行业专家,旨在通过课堂阐述、场景模拟、问题引导和解决方案提供不同收获。
专题报告1:焦点解决短期疗法在辅导员谈心谈话中的应用
南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工作者、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高美才,以“焦点解决短期疗法在辅导员谈心谈话中的应用”为主题,系统地阐述了辅导员在谈心谈话工作中的技巧。
高美才围绕谈心谈话技术的核心要素,提出了“沟通标尺”“沟通手指”“沟通漏斗”三种路径,从理论到实践,系统地阐释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层逻辑与实践路径。他强调了倾听、同理心、反馈等关键技巧在谈心谈话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实用的操作指南,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辅导员们深刻理解了谈心谈话技术的实际应用。
专题报告2:青少年抑郁、焦虑的医学解读与校园应对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特需门诊专家郭明,以“青少年抑郁、焦虑的医学解读与校园应对”为主题,呼吁大家共同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郭明从抑郁症和焦虑症的现状、病因、发病机制以及发病原因等方面入手,详细解释了抑郁症的定义、主要症状以及其他一些常见的表现,并探讨了抑郁障碍的早期识别方法和治疗策略。凭借坚实的理论知识和明确的处理流程,辅导员老师们更加了解如何应对学生抑郁症和焦虑症的问题。
专题报告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构建
南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江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副秘书长,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郑霞,以“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构建”为主题,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辅导员们重新认识了积极心理学的力量。
郑霞的课程通过诸如“绘制快乐的小鸟”和“手指操”等心理学互动游戏,并邀请学员用肢体动作来演绎“职业倦怠转化方程式”时,现场欢笑声与掌声此起彼伏,原本静态的课堂瞬间转化为充满活力的“心灵SPA”。同时引导学员在趣味盎然的体验中掌握PERMA幸福五要素模型,提升辅导员职业幸福感。
专题报告4:危机干预中的会谈与处置
华中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雷光辉,以“危机干预中的会谈与处置”为主题,讲述危机干预中的会谈原则、技巧。
雷光辉通过10个案例,以实际案例讲到危机干预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责任心。在会谈技巧方面,他详细阐述了如何建立信任关系、如何有效倾听、如何引导学生表达真实感受等关键点,引导辅导员们深入思考沟通技巧,并结合案例阐述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运用这些技巧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处置。
专题报告5: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困惑与应对策略
中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家、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心理督导唐海波,以“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困惑与应对策略”为主题,结合真实案例和法律条例,详细阐释了教育工作者在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难题,并为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指引了新的方向。
唐海波以专业角度切入,深入分析了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难点与应对策略,并深刻阐释了其中涉及的法律实务问题。他借助生动且真实的案例,将复杂的法律条款转化为易于理解的操作指南,使得在场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此次研修班,既有重点高校的知名教师传经授业,也有扎根行业的一线专家倾囊相授。在研修内容上,涵盖了谈心谈话应用、学生焦虑应对、职业幸福构建、心理危机模拟、心理危机干预等。在研修方式上,既有理论拔高的深度、应急处变的维度;还有案例研修的广度、分组研学的精度。在研修过程上,从课堂阐述到场景模拟、从问题引导到解决方案,都能为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收获。参训人员在“案例式”理论教学和“沉浸式”实操演练、“情景式”交流研修中提升能力、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校对|肖涵;审核|徐秋萍)
上一页:校团委顺利举行第三十三期团课结业考试 |
下一页:经济与管理学院召开审核评估教师座谈会暨期中教学教师座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