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栉风服务队在芦溪县开展红色走读活动
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教育学院栉风服务队以“沉浸式”实践为载体,开启别开生面的庆“七一”红色征程。从登顶狗脑寨迎接破晓朝阳,到聆听革命老兵烽火记忆;从烈士陵园深沉缅怀忠魂,到党旗之下许下铿锵誓言,队员们于红色轨迹中汲取奋进力量,以青春热忱向党的104岁华诞致敬。
破晓登高迎晨曦,赤心向党寄豪情
“东方红,太阳升”,晨曦初绽时,队员们已踏上攀登狗脑寨的征途。狗脑寨因独特山形酷似狗脑而得名,海拔约530米的山峰,静立在山口岩水库北面,既是“徒步天堂”,也被誉为“江西小千岛湖”,是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绝佳胜地。尽管山路崎岖,却难挡他们迎接建党第一缕阳光的热情。登顶后,鲜红的党旗在山巅迎风飘扬,队员们齐声高呼:“栉风服务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南工学子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激昂的誓言,饱含着青年学子对党的赤诚忠心与炽烈热爱。这场“绿色长征”不仅锤炼了意志,更让长征精神在青年心中深深扎根。
聆听往昔烽火事,传承先辈奋斗魂
“我做通讯员时,贯彻落实党的政策、方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欢喜的事,就是和不同村庄的老百姓一块儿劳动,踏实!”随着李爷爷沧桑却铿锵的嗓音响起,时光的褶皱被缓缓剥开。这位拥有60年党龄的老党员,自1966年入党起,便如一条坚韧的纽带,上连党心,下接民心,在上埠镇十余个村庄间奔走,将党的声音揉进田间地头的晨霜与暮色。队员们低头记录时,笔尖沙沙作响,落下的不只是泛黄的往事,更是信仰在岁月里凝结的重量。临别之时,老人目光灼灼,语气陡然郑重:如今新时代满是机遇,科技发展、乡村振兴、民生改善……处处都等着你们大展拳脚。要尽快向党组织靠拢,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这才是好样的!这番跨越时光的话语,恰似七一破晓的曙光,无声却坚定地照亮青年前行之路,让红色基因在代代相传中迸发蓬勃的生机。
肃穆陵园缅忠烈,红色精神永流传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踏入卢德铭烈士陵园纪念馆,毛泽东所作《西江月・秋收起义》词句映入眼帘。在指导老师吕智唯带领下,13名队员面向党旗庄严宣誓,铿锵誓言在纪念馆内久久回荡。馆内,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幅幅历史照片,重现革命先烈为理想信念拼搏的光辉历程,深切缅怀先烈为党和人民事业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
七一精神是砥砺前行的旗帜,引领我们回望信仰;是照亮征途的明灯,激励我们勇担使命;更是凝聚青春的纽带,推动我们融入家国事业。服务队融合七一精神与长征精神,扎根山口岩村三年,深耕基层、传播薪火、助力振兴,用行动诠释初心。未来,他们将带着实践经验奔赴一线,以青春誓言续写华章,让红色基因永续传承。(供稿:教育学院 审校/黎家乐 曾婷 徐杨 田武)
上一页: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实践队在寻乌学习传承红色基因 |
下一页:艺术与传媒设计学院召开学期工作总结会议 |